文心公务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月24日每日言语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884

主题

898

帖子

32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00:5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有现实的广泛认同,就难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一个国家,自身的历史越是深入人心,未来的发展就越有凝聚力。所以,有识之士总是强调国可以亡而历史不可灭这样一种观念。可见,历史素养应该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那么,历史靠谁去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书斋,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是史学家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使命,而非单纯的个人意愿与喜好。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研究历史和传播历史是史学的重要功能       B.史学者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传播研究成果
  C.史学家对国民历史素养的提高负有重大责任   D.历史的集体记忆具有提高国民凝聚力的作用
  2.《古学汇刊》第一集记绛云楼买宋版《汉书》、《后汉书》的故事,据说初时缺《后汉书》两本,遍嘱书贾,大索天下,一直没有消息。一天傍晚,某书贾泊舟乌镇,买面作食,面店主人从败簏中取出旧书两本,将为包裹,微睨之,宋版《后汉书》也。书贾大喜,只是首页已缺,问之主人,知道刚为邻翁裹面以去,结果又把这一页也追了回来。   这段文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我们有走向国际舞台的好导演,也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作家,但是世俗社会的艺术趣味并不如艺术家那般乐观,或者说饮食众生们对生活的诗意关怀还不够。这样的情形是否提示我们不妨多阅读点儿古典的东西,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即使对于那些专攻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人也还是有意义的。想一想,人们除了吃喝拉撒的本能以外还是应该有些别的奇妙的东西,而这些人们可以从经典的诗歌散文、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获得。    这段文字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A.人们应当多阅读点儿古典的东西,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
  B.经典的诗歌散文、优美的诗情画意可以带给人们别的奇妙的东西
  C.不读诗和散文的人恐怕得不到奇妙的东西
  D.阅读诗和散文、品味诗情画意、能关注生存状态的人气质与众不同
  4.随着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它的体积大大缩小,成本大大降低,性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技术日益紧密地与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各种信息网络,这些信息网络,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的形成,是世界高技术发展,特别是电脑和通信发展日益结合的结果。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形成信息网络
  C.信息网络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D.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5 .辛亥年到来的时候,似乎没有迹象表明,这将是这个铁血帝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从隆裕皇太后万寿圣节(正月初十)的歌舞升平开始的,而在这一年行将结束的十二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却颁布了一纸退位诏书,中国的封建政权就此曲终人散。历史的急转直下,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革命领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上面一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清帝国何以灭亡     B.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C.辛亥革命何以成功    D.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9

帖子

1089

积分

申论终身VIP

积分
1089
沙发
发表于 2016-6-25 09:5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文心公务员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6225号-1

GMT+8, 2025-5-19 07:26 , Processed in 0.2392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