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以磅礴的气势真实而形象的再现了红军万里长征这一气壮山河的壮举。而我的公考之路就好比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长征,因此这首诗也一直在公考之路上被我反复的诵读。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由于大学不是很好专业也不吃香,在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出路了。当时一心想的是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学历和专业,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资本,找到理想的工作。从2012年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这段时间一股脑的扎在了图书馆准备考研,结果以失败告终。面对着即将毕业后的工作未果,又不想全职备考,所以在2013年3月的时候瞄准了现在的工作职位——大学生村官。如果考取,一来可以有份收入保底,二来也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可以继续准备考研,三则国家对于大学生村官考研、考公有着政策上的优惠,综合来说是当时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的结果很顺利,在2013年8月正式走马上任大学生村官,来到了非常陌生的基层工作。但是,之后的路并没有规划的那么美好,2013、2014、2015年三年的研究生考试虽然每次都有进步,但是水涨船高——考的人多、分数线也越来越上涨,关键还是自己在复习方式上产生了“路径依赖”,没有及时补全知识和能力上的短板,三年无功而返! 时间却一晃到了2016年初,思索了一段时间后决定不能继续在考研上耗下去了,即使今年成功考取,读完三年的研也快三十了,到时候还不确定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开始转变人生战略——先上公务员,再图研究生! 其实在这几年里,我也并不是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毕竟村官嘛和体制内还是挺接近的。但是每年的省考国考都是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裸考的,除了2015年的一次江苏省考因为离考研时间还很长,家里人也催促的紧,就以小白的角色复习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上了考场。当时考的是江苏B类警察岗位,考试科目还是“行测+公基”,并没有申论,因此也没有听过“文心”这个机构。 结果出乎意料,我这三脚猫功夫在一百多人中居然考了第8名(招2个人),并且与第1名差了不到3分,如果有幸进入面试的话还是有机会翻盘的。虽然当时仍然志在考研,但已经走到这步了心里还是很重视的。不过很可惜,体能测试前面的人却没有被刷掉一个,无缘面试!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2016年的江苏省考开始废除公基,不管A、B、C类都改为和国考“行测+申论”的模式接轨。作为从来没复习过申论的一名小白来说着实挺紧张和焦虑的,开始买各大常见机构的申论资料复习,可是效果感觉一般。偶然的一天在某个QQ群里看到一句话:“申论听说《文心申论笔记》不错。”凭着信息专业的嗅觉,感觉这可能是本好书,买回来先看看反正不差一本书的钱。
2016年应该是《文心申论笔记》的第一版。拿到书后翻看了一下“哎呦,不错哟”,“苹果理论”、“政府思维”、“哲学思维”……全是第一次听说,也很有道理。可是毕竟是第一版的,书中有不少错字、很多地方排版也不到位,对于有些追求美感的我不太适应。在文心申论群里我表达的些许不满,而心哥当时直接回了一句:“我每晚两点之后睡觉。”事后看群里的聊天记录,我才知道原来心哥为了在省考之前把书出版,拿出了多晚宝贵的睡眠时间赶进度,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在省考之前有一定时间把书看完。哎,现在想想当时错怪他了。 不过,这本书在那年的省考之后就被我雪藏了,基本上没有翻动过(心哥千万别怪我),倒不是说书不好而是我学习的习惯是不止于一家之言。此后申论看了五六家的辅导书,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但是学的越杂分数也越低,伴随着2016、2017两年的江苏省考、国考接着折戟沉沙,后来我才知道《文心申论笔记》的重要性,幸亏此时不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眼到了2018年的国考前期,回想到2017年国考大作文跑题只得了51分,越是考前对申论就越有焦虑感。不过,虽然心理上已有所倦怠但仍全力以赴,把以前看过的《文心申论笔记》又翻出来认真学习。当重又看到笔记里“哲学思维”一章的时候感觉这个方法着实高大上,并且“马原”和“马哲”也是我党的思想之根本阅卷老师必定青睐,加之有考研政治的基础就细致复习了一遍。今年我把笔记认认真真的读了好几遍,果然,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看到申论大作文题目《试谈“有”与“无”》的时候我就心里一笑,这个不是正好可以用《文心申论笔记》里“对立统一原理”来破题嘛!有了这样的思路,这一篇大作文我写的着实顺利,字数差点没刹住闸。 到了查国考成绩那天,我自己都惊呆了——申论考了75+,要不是心哥申论笔记的功劳,我是不可能考这么高的!现在回过头想想,我要是报了心哥全程的申论班,是不是就冲上80+了呢?不管怎样,这个申论成绩直接把我送进了面试,也是我第一次公务员考试进面。 接下来就是报面试培训班了,家人和同事给了推荐了足足有二十多家机构,但其实我心里已经有选择了——对,就是心哥的面试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心哥的面试班很低调,没有广告没有大力的宣传,想要了解一下上课的形式和课程安排都难。无奈在网上查了些公开课、学员上岸感悟等等信息,七拼八凑大致有些了解了。接下来为了打听好上课的时间、模式和安排等内容,我“骚扰”了心哥和参谋长好几天,虽然心哥每次回复的都言简意赅、态度不如其他机构热情,但想了解的内容都差不多了。不过在知道“不管上岸与否面试费用都不退还、但是可以接着免费学习”这一规定时,心里还是纠结了一下。一方面是其他机构都是不过退款的,另一方面是毕竟两万块钱(网络+现场)对于我们这些没上岸的人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钱,但最终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抱着相信心哥、相信自己的信心把班报了!事后想想,心哥之所以敢于做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他有底气和自信,能把这个班带好,就好像古代一个杀手敢于在行事前要高价是一个道理(这个例子可能有点不太恰当,心哥别介意)——有才任性!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1月27日,加入文心面试班学习。 刚开始时真的是开不了口,倒不是说肚子里没货讲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用句歇后语来说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加上在YY公共大厅里心里紧张,前两天不敢抢麦就只能听老学员们答题,尤其是小白白的答题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就是“望尘莫及”。 心哥国考公开课那晚,阿爽老师给我们新来的几位学员出了一道题,鼓励大家积极抢麦。当时看到大厅里的人已不多还大部分都是新来的学员时,我的心里在做强烈的思想斗争,抢?万一说不出口就丢人了;不抢?现在没几个人,机会难得啊。最终,我告诉自己如果今晚不抢麦那这一晚上我都不会原谅自己的!鼠标一点“抢麦”,开始答题了。虽说答的卡壳加逻辑混乱,但是完整的答完了一道题,还被阿爽老师表扬了,开心。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开启了“抢麦模式”,但也是最艰苦的一段岁月了。PS:刚练面试的时候,抢麦答题的意义在于“不练内容,练勇气”,考场上要是能克服了紧张的心理,那就成功了大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开始的学习真的很迷茫,公开课的模板用的不熟、用的死板,答题的时候思路展不开,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有话说的时候又是剪不断理还乱,全无逻辑。无奈,只能白天回听录音的时候把老师讲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有时一句话要反复听好几遍才能记全。这样整理了几天之后有些懈怠了,感觉光是整理笔记就耗费了白天大半的时间晚上还上课,根本没时间回过头看。这时心哥对我说:“你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整理下来,比听五遍录音效果还好。”那就听心哥的吧,坚持这样整理然后从别人回答的内容中抽丝剥茧,寻找答题的逻辑和框架,就这样逐渐能够答题了,虽然磕绊不断但是比之前有进步。这一过程大概经历了一个星期时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心哥的面试班真是魔鬼训练营,我从1月27日报班到3月16日面试前一天晚上都在练习,中间也就现场班3天和去往广州的路上1晚缺席了。每晚7点半准时开始,下课时间不固定但基本上11点前别想结束,有天晚上在丹神的带领下奋战到了1点。在这种“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的严格要求下,大年三十都照样是上午练完面试直接吃午饭。说实在的,当时真的很恨心哥和各位老师,平时也就算了大年三十和初一也不让人放松放松,神经简直要奔溃;可是现在回过头看,我们更爱心哥和各位老师,没有这种“不要命”的训练,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但是在这个阶段我遇到了第一次瓶颈期,看着小伙伴们都以高铁的速度进步而我却像个共享单车一样怎么都追不上,心里着实着急。每天的吃不下饭且唉声叹气,整理的进度明显滞后,上课时就勉强抢一次麦象征性的答一题,这个过程大概持续到现场班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