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主与法制》杂志 作者:■ 本社记者 阿计
整肃官场积弊
自“习李新政”开启以来,反腐倡廉就成了国家年度记忆的重头戏。而铲除奢靡、官僚、懒政等官场沉疴,正是吏治整顿的重要方向。
这一年,从党政领导禁读在职博士后的戒律,到将“联谊会”“同学会”列入禁区的干部培训新规,吏治制度继大规模的治奢禁令后,已进入全面升级时代。也是在这一年,新版党纪确立的“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原则,以及清晰列出的6类“负面清单”,创制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
这一年,从河南通许党政部门“吃垮”私营饭店,到湖北建始与“贫困县”帽子格格不入的超标办公楼;从陕西救灾中心变身豪华酒店,到西安长安区救助站惊现豪华会所,顶风违纪者无不受到舆论围剿和严厉惩处。这一年,席卷全国的清理风暴,剑指多年高烧不退的高尔夫球场违建风,将120多家违规者打入了限期关闭的“黑名单”。
这一年,“反四风”持续推进。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三年来,全国已查处相关问题近10.5万起,处理13.8万余人。这一年,“反四风”的剑矛进一步走向纵深,中纪委不断曝光民生领域、窗口行业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管家属、下属不力的领导干部亦频遭问责。也是在这一年,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的西安市长董军,成为2015年首名因违纪遭处分的省部级高官;撞上违纪雷区的江西省原政协副主席许爱民,从副省级断崖式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更是标志着“违纪不算事”渐渐失灵。
但也是在这一年,治吏行动展现了艰难复杂的一面。从高价月饼悄然移师网购平台,到大操大办突显“四风”问题重灾区,再到二三线景区沦为“开会游”新宠,无不警示着,整肃吏治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打虎”新版图
2015年,自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狂飙突进、摧枯拉朽,进入了多点突破、全面升级的新时代。
这一年,从江苏扬州卫计委主任杨军在北京嫖娼东窗事发,到山东德州副市长黄金忠畏罪跳楼;从山西晋中安监局副局长白瑞丰炸死情人丈夫,到内蒙古退休高官赵黎平持枪杀人……诸多卷入贪腐、情色、命案丑闻的官员在揭示现实腐败生态的同时,纷纷成为严惩对象。
这一年,更加震撼人心的是势头更为汹涌的“打虎”行动。新年伊始的1月2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落马便奏响了2015年的“打虎”序曲,其后不断传出的“打虎”捷报,更是高潮迭起,屡破纪录。这一年,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先后落马,分别成为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现任省委书记和现任省长,“打虎”利剑挑落“一把手”的光环,直指权倾一方背后的腐败黑幕。这一年,军队的“打虎”节奏大提速,截至12月上旬,军方已分14批公布了47名“军老虎”名单,浙江省军区副政委郭正钢更是晋升少将军衔仅46天便被反腐锋矛斩落马下。这一年,继外交部首现省部级“老虎”后,国家安全部、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环保部等以往相对“平静”的部门纷纷“老虎”显形,“打虎”行动突入了更多的中央部门;也是在这一年,随着浙江、新疆、福建、西藏、吉林、宁夏、上海、北京先后被揪出“老虎”,2014年“打虎”行动留下的8个省级空白点全部被消除,“打虎”版图实现了全覆盖。
这一年的11月2日至13日短短11天时间内,8名省部级或军级高官接踵遭调查,创下十八大以来反腐“打虎”的最快节奏。从2015年年初到12月上旬,已有58名省部级或军级“老虎”落马。而在更广阔的视野,自十八大以来已持续三年的反腐风暴,已掀翻140名“老虎”,几乎相当于此前30年查处的问题高官的总和,正可谓“打虎风劲疾,一年顶十年”!
2015年,汹涌澎湃的反腐风暴席卷四方,在多个领域收获胜果。这一年,以中石化集团总经理王天普为典型的多名中央企业高管落马,国企反腐高歌猛进,能源、电信等腐败重灾区尤其成为清剿重点。这一年,以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为代表的多名高校领导遭查处,高校反腐只争朝夕,中国传媒大学领导层遭“连锅端式”处分更是彰显清洗力度。这一年,从最高法副院长奚晓明落马写下铲除司法“老虎”的重彩一笔,到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顾欣遭调查揪出文艺界“首虎”,折射着反腐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在这一年,伴随一场股灾在证券领域刮起的反腐风暴,将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等多名证监官员,以及多名证券国企高管纷纷打回原形,标志着金融反腐步入了深水区。
也是在这一年,追惩贪腐高官的“审判季”正式开启,集中检验着司法公信力,更昭示着反腐的决心。“超级大老虎”周永康被判无期徒刑,“军中第一贪”谷俊山领到“打虎”行动以来的首个死缓判决。截至11月上旬,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中,已有16人获刑,另有7人已受审待判,更多的即将进入司法程序。
2015年,国际追逃追赃捷报频传,展现了又一道激荡人心的反腐景观。这一年,省级追逃办全部设立,公安部“猎狐”行动再度启动,多部门携手的“天网”行动发布的百名外逃嫌犯“红色通缉令”更是轰动天下。这一年,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外逃贪官或经济嫌犯纷纷被首次引渡或遣返回中国,中外反腐合作屡现突破。截至2015年9月底,“猎狐2015”行动已从59个国家和地区抓获556名外逃嫌犯;到12月初,“百名红通”嫌犯已有18人落网。
制度反腐提速
2015年,多项反腐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标示着已持续三年的强力反腐,正加速从“治标”转向“治本”。
这一年,是新预算法落地实施的元年,按照新法要求,中央机关单位集体晒出的预算、决算更趋“细账”化,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限额管理亦正式启动。但省级财政透明度不足、地方政府“三公”经费公开力度逐级递减的现状,也预示了未来的改进重点。
这一年,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公车拍卖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全面完成,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即将接力。截至12月初,29个省份公车改革方案已上报中央并获批,多个省份已完成省级机关车改,正向地市推进……彷徨多年的公车改革自2014年破冰以来,在2015年取得了空前突破。
这一年,自2013年起重心转向反腐的中央巡视进一步走向纵深。交通、金融等强势、封闭的领域成为巡视重点,央企和金融单位更是实现了巡视全覆盖;这一年,中央巡视的“问题清单”既点破沉疴宿疾,也挖出了“利益输送”“行业性腐败”等新病灶。“边巡视边落马”的新节奏频频发力,仅在2015年的首轮巡视中就揪出近20名央企高管“蛀虫”;也是在这一年,随着“巡视条例”的修订,巡视对象全面扩容等一系列升级更新,预示了未来的巡视走向。
2015年,当中纪委不断拓展手机客户端“反‘四风’一键通”等公众参与新渠道之时,对山西省委巡视组组长刘向东等纪委内部腐败人员的清洗,宣告了铲除“灯下黑”的果敢;这一年,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的抽查比例翻番至10%,新选任干部“凡提必查”,多个地区更是主动将报告范围下沉到了科级。这一年,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开始落地,遏制官员“房产腐败”的同时,也为官员财产公开制打下了基础。也是在这一年,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诞生,加重对行贿犯罪的处罚、调整贪腐犯罪定罪量刑标准、针对大贪巨腐引入“终身监禁”等制度改进和创新,写下了制度反腐最为重彩浓墨的亮点。
持续三年的反腐风暴,已经创造了快意人心的传奇,未来又将何去何从?答案或许就在2015年最为耐人寻味的一个传闻中。面对有学者提出的“特赦贪官”动议,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回答是——“还不到时候!”
欢迎光临 文心公务员 (http://www.wxgw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